北京东方凯尔经贸有限公司 WELCOME TO OUR WEBSITE
  公司新闻详细信息  
欧美关于食用色素的规定

欧美关于食用色素的规定
 
      2003年元月,欧洲食品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因动物产品对人类消费者的健康风险而决定降低角黄素在动物饲料中的允许量。已发现角黄素色素积聚在视网膜上,对视力有不利影响。
  
  该委员会根据科学的发展对该添加剂的风险评估而采取的行动再次保证了我们对食品添加色素时的安全。色素添加剂类似所有的食品添加剂,是被严格地控制的。
  
欧盟
  
  在欧盟内,在食品中使用添加剂和食用香精以及对食品的标签要求是由同一级别的机构规定包括的范围。食品中的色素添加剂由1994年6月30日的对用于食品中色素的欧洲议会和委员会命令94/36/EC来控制。该命令到1995年12月31日和到1996年6月30日被贯彻到全国性的法律中,该命令没有包括的所有的色素添加剂被禁止使用,这样在欧盟的所有成员国中协调一致。
  
  即将获得加入欧盟的国家被要求在它们加入之日前把它们的食品法律改成与这一命令一致(这些国家是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土耳其、塞浦路斯和马耳他)。
  
  色素仅可用于食品中来恢复它们的颜色。因已受加工、贮藏、包装和分配的影响,食品原来外观,其中视力可接受性可能已受到损害,它可用于肉制品作检疫标记或蛋的装饰。94/36/EC命令对食用色素添加剂的定义为:
  
  ●添加或恢复一种食品中颜色的物质,并包括了食物的天然成分和一般不计为食物身份消费的并一般在食品中用作独特的配料的天然来源。
  
  ●从食物中获得的制剂和用物理和/或化学提取导致与营养或芳香成分有关的一种色素的有选择提取而获得的天然来源的材料。
  
  色素添加剂不包括以下物质:
  
  ●食物。不管是经干燥的或以浓缩的形式和因为它们的香味、味道和营养性能以及二次着色效果,在复合食物制造过程中加入的食用香精,如红辣椒、姜黄和藏红花。
  
  ●用于食物的不可食外部如干酪涂层和肠衣的着色的色素。
  
  94/36/EC命令没有区别“天然的”、“与天然相同的”和“合成的”———对于所有的色素使用的许可,不管其来源,基于该添加剂的安全。
  
  该命令分成了给予规定色素添加剂许可方法的5个附件。该命令的附件Ⅰ给予了允许的食品色素的明确目录,这些色素还被允许用于裱花和蛋的打印标记。还允许用附件Ⅰ中所有色素制备的铝沉淀色料。
  
  附件Ⅱ列举了可能不含添加色素的食品(在后面附件中专门规定的除外)。这些食品包括未经加工的食品、奶和巧克力奶、油脂、蛋、面条、糖、果汁、鱼、盐、葡萄酒和其他含醇产品。
  
  在附件Ⅲ中的进一步的名单叙述了可能含有某些色素的食品以及内含物的上限。
  
  对于某些添加剂,允许以足够量使用,这意味着在没有最大限量的同时,添加剂必须按良好的加工方法(GMP牘使用,并且不高于取得预期目的所需量使用并且以它们不会误导消费者为条件。
  
  例如,普通焦糖色(E15Oa)、苛性焦糖色(E15Ob)、氨焦糖色(E15Oc)和亚硫酸氨焦糖色(E15Od)在用于附件Ⅲ中所列的食品中时必须足够量(quantumsatis)使用。
  
  附件Ⅳ规定了仅允许某些使用的色素,例如,银色(E174)和金色(E175)仅可用于糖果的外涂层,巧克力的装饰和甜酒。
  
  附件Ⅴ分成两部分,第1部分列举了可用于附件Ⅴ第2部分中所列食品中以及附件Ⅱ(可能不含色素的食品)和以足够量使用的附件Ⅲ(可能含有某些色素的食品)中所列那些食品以外的所有其他食品。第2部分列举了允许直到最大规定量单独或结合用于所列食品中的添加剂。这包括如姜黄素、柠檬黄、亮蓝FCF、番茄红素和叶黄素等色素。
  
  然而,该目录把晚霞黄FCF/晚霞黄S(E110)、偶氮玉红/蓝光酸性红(E122)、胭脂红4R、胭脂虫红A(E124)和褐色HT(E155)的用量限定在50毫克/公斤或毫克/升的最大用量。
  
  食用色素的其他使用包括了肉制品的检疫章。仅允许以下色素用于检疫章:褐色HT(E155)、亮蓝FCF(E133)或Allura红AC(E129)(或E133和E129的一种混合物)。1995年7月26日的委员会命令95/45/EC决定色素添加剂的纯度,制定了有关用于食品中比纯度的标准以及以后的修改。
  
  □美国
  
  在美国,色素添加剂按联邦规定法CFR21第70部分的规定。
  
  按该规定对一种色素添加剂的定义为:
  
  ●以提取、分离或合成生产的染料、色素或其他物质。
  
  ●来自植物、动物、矿物质或其他来源的物质。
  
  ●食物物质如甜菜汁审慎地用作一种色素于如粉红柠檬汽水中。
  
  ●打算通过动物的生物过程给予的功能动物饲料的配料,一种到该动物肉、乳或蛋中的色素。
  
  ●由规定所规定的一种定义和一致的标准所允许的食品配料(如干酪·果酱等),其中这些配料专门指明允许用作着色的目的。
  
  色素添加剂不是以下物质:
  
  ●能够把一种色素给予用于食品的一种容器的物质(除非希望这习惯使用的容器造成把这色素传送给该包装的内容物)。
  
  ●在与其他食品混合时给出它们自己天然色素的食品配料和樱桃、青椒或红椒、巧克力以及橘子汁。
  
  色素添加剂被列为两组———需要批准的和无需批准的。合成的有机色素添加剂需要经批准,生产的每一批的样品必须提交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检查纯度规格。这些色素为:FD&C蓝色1号(亮蓝FCF)、FD&C蓝色2号(靛蓝)FD&C绿色3号(坚牢绿FCF)、FD&C红色3号(赤藓红)、FD&C红色4号(allura红)、FD&C黄色5号(柠檬黄)和FD&C黄色6号(晚霞黄FCF)。
  
  其他的色素和抽提物免于批准。所有的色素,需要批准和无需批准的,均必须遵守为每一种添加剂制定的纯度规格,并必须按每一种添加剂规定的量使用。
  
  一般说来,除了在标准化的食品中,其中每一种标准规定了允许的色素。如果用来隐瞒损坏或者如果它使得该产品看来更好或比它的价值更高,那么不允许使用色素。
  
  在美国,色素有一些出乎意外的允许使用,例如橘红2号被允许用于橙子皮的着色。然而,如同在欧洲那样,对于如巧克力和可可制品、标准化的面条制品(mscaroni/spaghreti和vermicetti)和鲜鱼以及肉制品这样的产品,同样禁止使用添加剂。
  
  新的色素通过一项向FDA的申请,根据一个专门为色素添加剂制定的程序而获得批准目前有对番茄红素和珠母色素的申请。
  
  美国允许使用的食用色素比欧盟的少———到目前为止美国批准的为32种、而欧盟允许使用的为43种色素———由约32种物质涵盖了该确定的目录。
  
  显著进入美国确定目录的是3种欧盟没有相应号的许可色素FD&C绿色3号、橙色B和橘红2号。
  
  在欧盟,番茄红素和叶黄素没列入确定的目录上———如已提及的,番茄红素在美国在批准的过程中。除了其他的,在欧盟经批准的但目前在美国未经批准的还有叶绿素、银色和金色。
  
  □色素的标签说明
  
  在欧盟,色素必须以“色素”种类接着是它们的具体名称或欧盟号出现在配料目录中。例如,色素:柠檬黄或者是色素:E102。欧盟中消费者对“E数字”的了解可能已使得许多生产厂商选择了直接用名字来说明该色素。
  
  然而,在美国色素的标签说明是根据它们是否在免于证书来作规定。免于证书的色素必须用“合成色素”、“添加了合成色素”、“添加了色素”这些词或者用“用……着色”这样的词,例如“用β-胡萝卜素着色”来说明,但该色素的名称不是强制的。
  
  对于需要证书的色素,虽然“FD&C”和“无”可能被拒绝申报,例如FD&C黄色6号可能以黄色6申报,但FD&C的名字必须包括在配料名单中。在来自一种被证明的色锭的色素,在标签上必须出现“色锭”这个词。
  
  在标签标明上规定的例外是奶油、干酪或冰淇淋,其中虽然是建议的,但色素的标签标明是自愿的。然而,FD&C黄色5号色素(柠檬黄)必须在食品,包括奶油、干酪和冰淇淋中总是必须这样地声明。
  
  最近协调一致的欧盟标签标明规定使得消费者们对于为那些目的已添加入食品的一种色素,特别是已经添加的色素的事实没有疑问。另一方面,虽然所有的合成色素在标签上明确指出,但美国的方式尚未达到标签标明的同样的透明度(由需证明和无需证明色素之间区别来证明的)。
  
  欧洲的消费需求已强有力地影响了食品中添加剂的标签标明——这是美国的消费者们将总有一天要求的相同信息。
  
  □未来的前景是什么随着我们永远朝着消费者对“天然的”方向发展,在欧盟对作为色素添加剂的抽提物的兴趣越来越大。天然抽提物的问题在欧盟的讨论已有时日了。委员会添加剂工作小组已讨论了木槿抽提物、菠菜油树脂和红曲;大部分的成员国认为这些不是“食品”,因此它们不被批准为添加剂。
  
  这一事情仍未解决,但还在进行检查木槿抽提物和菠菜油树脂是否分别达到花青素苷和叶绿素规格的工作。
  
  抽提物的可接受性将被认为是在个案基础上的。欧洲委员会说了会员国可以通过主管当局(在英国的食品标准局)对任何具体抽提物的情况调查。
  
  □在美国悬而未决在美国,色素添加剂的申请悬而未决。如同在欧盟,美国批准制度的本质总是该配料或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主要功能(是用于营养的还是工艺的目的),因此安全评估总是根据功能和预期的摄入进行。
  
  在欧洲和美国的立法制度上总的看来对添加剂不可能达成一种协调一致的标签标明方法,因此现在,出口生产厂商必须遵照目标市场的具体规定,但还应认识到两大市场的标准和允许之间存在着区别。
 
北京荟萃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