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司氟沙星
司氟沙星在治疗结核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国内外已广泛用于治疗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各系统感染。目前国内生产司氟沙星主要采用2,3,4,5-四氟苯甲酸和环丙胺合成的方法,该方法较为成熟且原料价廉易得,适合我国国情。但该路线存在的缺点是反应步骤较多,原料消耗、设备投资较大,产率较低。最近,广东药学院药物合成研究所经反复研究,对司氟沙星合成工艺进行了革新改进。
改进后的工艺以2,3,4,5-四氟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硝化、酰氯化后与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偶联,再经环丙胺取代、催化环合、硝基还原、酸性水解等反应,最后与顺式-2,6-二甲基哌嗪缩合,最终得到司氟沙星。该方法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中间过程中原料的损失,且反应条件温和,三废减少,收率有所提高,8步反应总收率为34.2%,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合成美沙拉秦
目前美沙拉秦的合成方法存在着反应时间长、成本高、收率不理想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最近,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的张玮等科技人员经反复研究,提出了一条美沙拉秦合成的新工艺。
该工艺以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苯基偶氮还原二步法合成美沙拉秦。第一步在低温下苯胺与稍过量的盐酸、亚硝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氯化重氮苯,所得溶液继续与水杨酸在pH=8时偶合得到中间产物5-苯基偶氮水杨酸钠。第二步以连二亚硫酸钠为还原剂进一步将5-苯基偶氮水杨酸钠还原为最终产物美沙拉秦。反应总收率为59.3%,产品纯度可达98%。该合成路线操作简便,产品收率高,具有一定工业应用价值。
合成维生素K4
国内目前还未有厂家生产上市维生素K4。最近,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和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条适合我国的维生素K4合成工艺,并在2010年1月出版的《中国新药杂志》上详细阐述了该工艺。
该工艺以甲奈醌为起始原料,二水合氯化亚锡为还原剂,经还原、酯化、成钙盐、重结晶等四步反应,得到甲奈氢醌二磷酸酯钠六水合物固体。产物经UV法测得含量为98.5%。为控制锡对环境的污染,将含锡废液浓缩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使其迅速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过滤除去,滤液再经阳离子交换柱除去微量锡。为了减少污染和降低成本,对精制反应中的乙醇回收套用。该工艺操作简单,易于精制,反应条件不苛刻,现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生产中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好,成本低,中间体的收率分别为93%和83%。(医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