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0上半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出口额为3.8亿美元,同比增加19.3%,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1.6%;出口数量为2.3万吨,同比增加13.0%;平均出口价格略有上升,同比增加5.6%。
植物提取物进口额为6698.3万美元,同比增加21.1%,占中药商品进口额的21.7%;进口数量为5649.6吨,同比仅增加0.1%;平均进口价格涨幅较大,同比增加20.9%。
从月度统计来看,今年1~6月我国植物提取物单月进出口金额和数量起伏变化不大,较为平稳。但从金额和数量同比增长的变化来看,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其大幅增长均出现在1~3月份,我国植物提取物4~6月份的进出口增幅相对较低。
从出口地区来看,2010年1~6月,我国对各大洲的出口额和出口量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平均出口价格增幅不一。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仍是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主要地区,1~6月份,对这三个地区的出口额占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总额的89.2%。
其中,我国植物提取物对亚洲地区的出口额为2.0亿美元,占比高达52.8%,出口额同比增长22.9%,这种增长主要源于出口量的增加,其平均出口价格变化不大。目前,我国出口的植物提取物在国际市场上主要用作食品、保健品(或称“膳食补充剂”)的原料,亚洲保健品消费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促使我国植提产品对该地区出口量的增加。
而作为亚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市场,也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启动后,对亚洲植物提取物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拉动力。1~6月,我国植物提取物对东盟地区的出口额高达6720.8万美元,同比增长66.9%,出口数量同比增长31.1%,平均出口价格同比增长19.4%,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对该地区的植提产品出口金额占比已上升至17.7%。东盟市场的出色表现,使得该地区有望成为继日美之后,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又一主导市场。
从出口国家来看,1~6月我国植物提取物对各国的出口情况,多数表现为出口额和出口数量的稳定增长。
出口额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美国和马来西亚。1~6月,我国植物提取物对日本的出口额达6521.7万美元,占比17.2%,同比增加8.1%。尽管其出口数量同比增长了13.6%,但由于其平均出口价格下降了4.9%,致使出口业绩增幅不太显著。
与日本市场一样,今年1~6月美国市场同样表现平平。虽然我国植物提取物对美国的出口额高达5262.5万美元,占比13.9%,但同比增加仅为6.5%,出口数量甚至下降了7.4%。从月度数据来看,自今年1月以来,我国植物提取物对美国出口数量持续下降,6月份的出口数量仅为2973.6吨,同比下降10.3%,为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出口数量同比增长率变化也呈现下降趋势,直至6月份出现同比下降。
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膳食补充剂cGMP的全面实施对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产生了一定影响。按照FDA于2007发布的膳食补充剂cGMP法规的规定,所有膳食补充剂生产企业最迟必须于2010年6月全部符合cGMP规定。而作为美国膳食补充剂原料的重要供应商,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必然受到间接影响。作为全球主要的膳食补充剂市场,2009年美国草药类膳食补充剂市场容量已经高达50.3亿美元,同比增幅达4.8%,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植物提取物供应商只有及时作出调整,积极应对,才能在国际市场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植物提取物出口排序前十位的国家中,德国和法国市场出口金额和数量均出现大幅增长。究其原因,一是2009年上半年金融危机较为严重,德国、法国市场需求量降低导致我国对其出口下滑;二是随着经济复苏,以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企业,其库存基本耗尽,新一轮补仓投入促进了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量的上升。然而,今年1~6月,我国植物提取物对西班牙、墨西哥以及韩国市场的出口情况则不尽如人意,出口数量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韩国市场,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同比下降达18.1%和23.5%。
从各省市出口情况来看,今年1~6月,除个别省市外,多数省市植物提取物出口额和出口数量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2009年出口额排名居首位的浙江省,1~6月其出口额同比下降了22.2%,平均出口价格同比下降近34.0%,排名列第六位。山东、江苏、上海、广东分别居出口额排序的前四位,1~6月,这四个省市的出口额共计1.6亿美元,占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总额的41.7%;其植提产品出口企业数共计431家,占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企业总数(904家)的47.7%。由此可见,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企业地域较为集中,但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从企业构成来看,今年1~6月,我国从事植物提取物出口的企业数量为904家,同比增长4.5%。其中,民营企业(615家,占企业总数的68.0%)、三资企业(132家,占比14.6%)、国有企业(154家,占比17.0%)的出口金额占比分别为47.1%、35.8%和16.9%。不难看出,我国植物提取物企业规模仍普遍偏小,外资参与程度较高。
从贸易方式来看,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仍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其出口额占比高达86.8%;其次为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其出口额占比为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