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剂型的药物在日常用药中比较多见,但是,不少人觉得吃胶囊药物时不好送服,还有的觉得吃完胶囊药物后感觉不舒服,于是就把胶囊里的药粉倒出来,直接口服或用水冲服。这样的做法对吗?怎样吃胶囊药物才是正确的呢?
无论是硬质胶囊外壳还是弹性软质胶囊外壳,作为一种“药用辅料”,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口感,还可对不稳定的药物有一定程度上的遮蔽、保护与稳定作用等。很多药物都是为了避免服用后对胃黏膜及食道产生刺激性,或是为了延缓服用后被体内消化液分解的时间,才做成胶囊制剂的。所以专家提醒,吃胶囊还是别随随便便“脱衣裳”。
“脱衣”胶囊伤胃损药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药剂科孙浩介绍,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询问是否可以把胶囊壳打开,取出其中的药粉用水冲服。其实这种做法是不适宜的,因为不是所有胶囊药物都适合去壳服用,尤其是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可查看药品说明书),更不能去壳冲服。
胶囊药物根据药的性质和作用可以分成胃溶胶囊和肠溶胶囊。有些装入胶囊的药物是为了让它在肠道被吸收,这就是肠溶胶囊;有些则是要让它在胃部被吸收,这就是胃溶胶囊。例如常用药品阿司匹林,由于其对胃有较大刺激,因此将它做成肠溶胶囊,使它在胃里不崩解,到达碱性的十二指肠内时才崩解,这样就不会刺激胃黏膜,也就不会诱发或加重胃部疾病症状,甚至出现胃出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对肠溶胶囊不应将其中的药粉倒出直接服用,以免伤胃。
除肠溶胶囊不能去壳冲服外,缓释胶囊也必须完整吞服才能发挥最佳药效,否则,药物不能以均衡的剂量释放,就达不到缓释的目的,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失去药效。此外,服用药物都会有规定的剂量,去壳服用胶囊,在倒出药粉的过程中极易散失,误使服用剂量减少,影响治疗效果;还有些人把胶囊打开后,将药粉直接倒入口中,再用水送服,这样很容易将药物微粒呛入气管,引起不适。
方法正确吞服不费劲
孙浩介绍,吞咽胶囊困难或者肠胃不好的人群,尽量选择不是胶囊剂型的药品,如果必须服用胶囊药物的话,一般可在餐后半小时或一小时服用,这样可以减少刺激性;但如果是必须在餐前或餐中服用的胶囊药物,则应遵医嘱。若病人或儿童必须服用胶囊药物,且口服又确有困难,对于不是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的药物,可以考虑去壳服用,胶囊打开后需用40℃左右的温水冲服,过烫的水会影响药效。
此外,不正确的吃药方法也会影响胶囊药物的药效发挥。孙浩提醒,吃胶囊要讲究喝好三口水:第一口水是指在吃之前先喝点儿水,湿润一下口腔和喉咙,以免吃药时胶囊会粘在喉咙或呼吸道上;第二口水是指吃时用水送服,此时注意不要仰头喝水送服胶囊,以免呛到气管,正确的做法是吞咽胶囊时保持平头或低一点头均可;第三口水是为了将吞进食道的胶囊送上一程,确保其被成功送达胃里。
还要注意吃药时的姿势,如果采取半卧或平躺的姿势吞服胶囊,就容易粘在口腔里,不易吞咽。所以,服用胶囊药物最好保持身体直立。来源: 城市快报(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