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药用原辅料网全力打造原料药、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动植物提取物、制药设备及制药包装行业的专业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药用辅料供求,交易,搜寻,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聚焦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标准法规 产品展厅 采购商名片 企业黄页 企业商铺 品牌专区 有问有答
行业聚焦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聚焦
 
月至
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借鉴安徽模式创新制定
发布时间: 12/15/2010 3:33:59 PM         

      国务院办公厅12月9日正式下发了《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采购机制》”)。《采购机制》在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措施有15条,主要强调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同时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招标和采购结合,量价挂钩、签订合同,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促进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供应。
 
      对于《采购机制》中要求的“双信封”、量价挂钩、分类采购等创新之处,业内专家和企业家普遍表示认同。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执行的是以省为单位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文件最后要求各省于2010年12月底前贯彻落实该文件并上报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因此本月底有望看到各省的最终执行方案。
 
“很大程度借鉴了安徽模式”  
 
      从总的内容来看,《采购机制》将作为全国性统一文件对基本药物招标采购起着方向性指导的作用。在“双信封”、量价挂钩、分类采购、加强市场价格调查和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都体现了较大的创新性。
 
      大部分制药企业最关心的仍然集中在《采购机制》对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价格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这个文件的制定很大程度借鉴了安徽模式的经验,但又是国家看到了业内的反对声音和了解了安徽模式存在的弊端之后制定出来的。”国药控股运营管理部高级研究员干荣富说。
 
  《采购机制》提出要鼓励各地采用“双信封”的招标制度,即在编制标书时分别编制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企业同时投两份标书。
 
      其中,经济技术标书主要对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行业排名、市场信誉,以及GMP(GSP)资质认证、药品质量抽验抽查历史情况、电子监管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审,保证基本药物质量。而同时,只有经济技术标书评审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书评审,商务标书评审由价格最低者中标。
 
“‘双信封’首先值得肯定的就是在设计上。在保证药品质量和企业生产、信誉等综合实力的前提下,来选择价优的药品,这与基本药物制度要求实现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的方向是相吻合的。”干荣富告诉记者,量价挂钩、加强基本药物市场价格调查、采取分类采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合理确定价格、招标结束后即签订购销合同和严格基本药物采购付款制度等措施,都是保证采购药品价格合理的重要措施。
 
  此外,《采购机制》另一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量价挂钩的要求。
 
  “以往的基本药物采购中,药品投标的一个技术点就在于对今后该省用药量与自己能够承受的最低中标价格之间的平衡。”有企业工商协调总监表示,在地方制定采购计划后,企业投标就可以根据计划,明确制定最适合的投标价格,这会让企业的硬实力获得充分的竞争。
 
   “但也要明确,当加入最终全年全省的采购量并未达到采购计划的量或者两者之间差距太大的时候,采购机构与企业之间应该如何协调。”该总监如是强调。
 
对各省落实差异仍存担忧  
 
  尽管业内企业家和专家对这一国家文件在导向上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比较肯定,但由于最终的实施方案仍需各省来制定,因此业内认为基药招标仍存在种种不确定性。
 
  如业内最关注的“双信封”制度。国家设计的本意在于首先通过一系列反映企业综合实力的技术指标的对比,淘汰一部分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将投标企业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水平提高到一定层次,以求保证中标要求的质量。在这一前提下,再通过商务标以价格为依据,让最低价中标。
 
  这样的理念得到了大部分企业的好评,但是又有企业提出担忧:在由各省主导的评价系统中,能否充分发挥技术标的作用?因为一旦技术标定得过低,所有企业都能通过,其选优作用依然无法体现。
 
  干荣富对今后的实施也表示担忧。他认为,《采购机制》将招标采购权下放到地方,在“双信封”的要求下,很可能会带来更加广泛的地方保护现象,由此,地方企业的优势将更加明显,而跨地区大型药企所面临的风险将增加。
 
  也有企业针对这些担忧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南昌立健药业常务副总经理王长玉认为,“双信封”中的技术标应该尽可能详细,并且每项指标赋予应有的分值,以求能够切实反映企业药品生产的质量水平和企业的综合实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基本药物中标给予一定的‘底价’,以降低基本药物供应的风险。”王长玉说,此前在某些省份中,一些企业为了占领份额或者开拓市场而故意以低于成本价进行投标,但最后却因为当地网络、公司产能、亏损难以承受等原因,出现了全省超过150多家企业不供货或者无法按时按量供货的现象。
 
  王长玉认为,最后如果通过技术标和商务标之后,投标产品在“底价”之上仍无法判定企业与产品孰优,可再将技术标中重要指标进行对比,高分者中标。
 
  目前发改委正就一年来普遍出现的基本药物招标唯低价是取的现象,研究制定类似中标“底价”的文件,具体出台时间仍未确定。(来源:医药经济报)

附件:            
    】 【打印】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推荐
· 巴斯夫最新TPU技术助力高性能鞋支撑片提高生产效率和......    2018-08-14
· 安徽山河药辅取得EXCiPACT认证证书    2017-03-06
· 总局关于进口药品目录中药用辅料进口通关有关事宜的通知    2017-03-06
· 紫氧化铁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枸橼酸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明胶空心胶囊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黄凡士林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国际药用原辅料网
热线电话 -- 021-55807300
电子邮件:info@phexcom.com

沪ICP备09013362号-5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1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