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64届药交会的医药高峰论坛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重点分析了当下医药经济的四大影响因素:
一.宏观经济环境。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呈现渐进性复苏,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减少,全球药品需求稳步增长,IMS预测中国药品市场增幅将达到25%左右。国内宏观经济整体面向好,“十二五”规划实施开局,生物产业成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生物医药行业极具发展前景。但受到人民币升值和通胀压力的影响,以及国家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的要求日趋严格,医药行业的成本负担将会有所增加。
二.需求因素。受人口老龄化及慢病用药需求增长,居民收入、自我药疗水平提高的影响,尤其是医保覆盖面扩大和报销水平的提高,将拉动医药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
三.政策因素。总的来看,2011年政府主导下的医药产业竞争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基药制度实施的进展、新版GMP修订、定价机制改革等值得医药行业高度关注。
四.资本因素。毋庸置疑,资本已成为推动医药经济发展的无形之手,其表现高度活跃,今年医药行业的并购数量在增加,整体的资本化进程也在加快,例如11月2日,九州通在上交所上市,成为5年以来首个在主板上市的医药流通企业,而筹划上市的医药企业数量也在增加。业外的资本也十分看好医药行业,将来慢病用药、儿科用药、特色专科用药、疫苗产品等领域都将受到资本的青睐。
林建宁又对2011年中国医药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进行了预测:
2011年医药工业保持高幅增长;
政府对医改投入加大,将带动居民用药需求的增长,用药市场进一步扩容;
基本药物制度的配套机制陆续到位,新的药品定价机制将会定调,医药“十二五”规划出台等重大政策的实施进展将引发医药产业格局的变化。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增资金将成为明年医药发展新的推动力。
可以预见,医药经济在资本力的推动下,整合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