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香港中医药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于目前药物招标以价格为基本杠杆表示忧虑。“药物招标以价格为基本杠杆,中药这块来说,价格压到太低连成本都不够时,很容易造成材料偷工减料”
“价格杠杆”易致偷工减料
对于目前的药物招标现状,钟南山感到有些担忧:“我觉得招标选药时以价格为基本杠杆其实是很危险的。以中药来说,就我所知,如果招标价连成本价都不够的话,实际做药时就可能偷工减料,质量难以保证。而招标时获得认证合格,那是不难做到的,但之后的供药就难说了。”
“以板蓝根来说,全国都有很多家在做,但是‘白云山’的板蓝根的确质量口碑好,但它成本也比较高。所以谈到药物招标价格时,应该要全面衡量,而不是单纯看合格认证后,谁价格低就招谁。”钟南山表示,一味的“价格杠杆”或会打击民族药业,最好能请专家、业内人士等,根据成本制定合理的价格,在此基础上实施竞标,此外,药物招标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健全。
对于发改委连续28次实施药物降价,市民仍然浑然不觉的现象,钟南山认为:“这种降价只是形式上的,很多药物价格虚高,还是因为中间环节太多的缘故。”
目前他也在开展一项搜集工作,了解哪些临床非常被需要的药已经没人愿意生产了,如像碳酸氢钠等没利润的药物就已经被市场“抛弃”,而这些情况应该被有关部门知道,保证这些药能正常生产和使用。(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