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医药贸易拥有广阔的前景。首先中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速超过20%,快于全球医药行业增长率。有机构预测,2011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增长23%,达到15450亿元人民币规模,201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快速发展的医药工业为中国扩大对俄罗斯的医药产品出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IMS预测, 2011年中国药品销售额将增长25%以上,超过500亿美元。将超过法国和德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2011-2015年中国医药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24%。俄罗斯医药市场规模也已超过200亿美元,并以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专家预测,2011年俄罗斯药品市场容量将达到4000-5000亿卢布,人均(考虑到人口增长)药品消费水平将达到欧洲平均水平。可以预见,迅速扩展的中俄医药市场为两国发展医药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2009年,俄罗斯政府制定的《2020年俄罗斯制药工业发展战略》,明确了俄制药工业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即把国产药品市场销售额的占有率提高到50%,市场销售量占有率从现在的60%提高到90%;药品出口额提高8倍,新药生产量提高1倍。为了该目标的实现,政府财政拨款1220亿卢布,政府预算外资金达650亿卢布。俄政府发展医药产业的政策不仅为中俄医药贸易提供了机会,更为中俄发展医药合作创造了条件。中国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到俄罗斯办厂或与俄制药企业合资合作,利用俄政府国内产业发展政策和本土企业的各种优势,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机会。
第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已经达成关税同盟的协议,这为中国医药产品进入独联体国家市场提供了便利。广阔的市场辐射性和转口贸易能力,进一步扩大了俄罗斯市场的容量和发展潜力,也为中国医药企业发展和俄罗斯医药企业的贸易和合作带来更多的机会。
就目前情况而言,中俄的医药贸易额还比较小,而且更多地局限于制药原料,制剂产品比重很小。根据俄罗斯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就海关编码30章药品而言,中国出口俄罗斯的产品只占其109亿美元进口总额的0.53%,其主要药品来源国是德国、法国、瑞士、印度等国。这一方面说明中俄医药贸易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医药产品要增加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就必须提高标准和质量,具备更高和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