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用辅料产业目前不缺资金,不缺市场,最缺人才。”作为将要上市的国内药辅行业龙头企业当家人,安徽山河药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正龙如此认为。
尹正龙指出,药用辅料不像药品生产需要很大的投入,国内外资企业、知名国企的高端药辅需求很大,市场迫切需要好的辅料。2000年后,国际上辅料巨头纷纷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但从国外进口辅料,在生产上一是时间要求紧,二是运输成本高,企业仍很希望用到高质量的国内药用辅料。但目前国内药用辅料无专门人才,行业内从业人员仍多是制剂人才附带开展研究。
尹正龙觉得,我国药用辅料经近10年快速发展,尽管产业目前小、散、多的情况还存在,也没有强制推行认证,但经过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规范,水平正在快速提升。
首先,辅料产品的标准不断提高,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用辅料标准扩容,辅料标准有了较大提升,增加了残留物、重金属检测等项目。尹正龙还指出,由于2015版药典的推出还需要时间,新版药典实施前这段时间,市场用量较大的新产品,如水溶性淀粉,建议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出增补本,修订相关标准,加强市场监管。
其次,尹正龙觉得法律法规的完善,正在增强制药企业对辅料供应商的审计意识。
尹正龙在谈及国家近年来不断规范辅料管理时,提出了对国内药用辅料实施国际通用DMF备案管理制度的期待。他指出,药用辅料较成熟的已有500种,尽管药典已收录130种,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作为世界药辅的主流管理模式,DMF备案制度更强调药企作为药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药企必须强化自律,加大对原辅料供应商的审计,通过相关制度,更多地利用市场化杠杆,强化制药、辅料企业携手自律,让质量责任在产业链中逐级落在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