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释:下列成分理论上有效,但药膏的制作工艺、加工环境和各种成分的比例会影响到其有效性,以及对人体的刺激程度。
主要成分:
1.由熊果中萃取的熊果苷以及甘草、桑葚等植物精华成分。熊果苷学名为对-羟基苯-β-D-吡喃葡萄糖甙(hydro-quinone-β-D-glucopyranoside,美白成分,主要功能是抑制麦拉宁色素的形成,分解已经沉淀的黑色素斑点,可治疗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淀。
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中黄酮也是天然美白剂,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又能抑制多巴色素互变酶(TRP-2)和DHICA氧化酶(TRP-1)的活性,是一种快速、高效、绿色的美白祛斑化妆品添加剂。植物成分对皮肤的刺激性降到较低,且植物类产品与人体的相容性比较好,活性比较高。
2.曲酸。曲酸主要由曲霉类和青霉类等丝状真菌发酵产生,是一种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剂。其原理是在黑色素生成的过程中,可与铜离子作用,抑制酪氨酸活性,从而达到美白淡斑的效果,在认可的可使用于化妆品中的四种美白成分(包括维生素C磷酸镁复合物3%维生素C醣甘衍生物2%、麴酸2%及熊果叶素7%等)中曲酸抑制酪氨酸的效果最好。
具有抗发炎、抗氧化及美白效果迅速的特点,对人体皮肤的黑色素生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皮肤对它有不错的耐受性,有效含量只需0.5浓度即可。曲酸具有维他命C所没有的高稳定度,但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曲酸可能导致细胞毒化,染色体变异、引起皮肤病变及肝癌等问题。
3.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黑色素生成抑制剂,有纯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C)和维生素C衍生物(例如:MAP)两类。可有效抑制皮肤上异常的色素沉着,以及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还能还原多巴色素,阻止黑色素形成。但是维生素C比较不稳定,不容易被皮肤所吸收。
在膏霜中,如果不加以保护会很快失去活性,因此在化妆品应用中,采取将其制成衍生物或用果胶等将其包裹来有效防止其活性的失去。其衍生物性质相对稳定,但其缺点是美白效果差一些,如含磷抗坏血酸,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稳定性,可以有效淡化斑点;这种活性成分经常用来与其他成分配伍以加强美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