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药用原辅料网全力打造原料药、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动植物提取物、制药设备及制药包装行业的专业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药用辅料供求,交易,搜寻,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聚焦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标准法规 产品展厅 采购商名片 企业黄页 企业商铺 品牌专区 有问有答
行业聚焦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聚焦
 
月至
蛋黄卵磷脂与大豆卵磷脂的区别
发布时间: 6/4/2012 1:12:11 PM         

 
      卵磷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卵磷脂指的是蛋黄磷脂和大豆磷脂中主要成分磷脂酰胆碱(PC),广义上的卵磷脂是指包括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丝氨酸磷脂等在内的各种磷脂集合体。磷脂是一种含磷的类脂物质,根源来源分为天然和合成磷脂两大类,其中天然磷脂主要有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是药物制剂中常用的磷脂,其组成为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丝氨酸磷脂(PS)和磷脂酸(PA)等。
蛋黄磷脂与大豆磷脂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却又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来源、生产工艺的不同
 
      顾名思义,蛋黄磷脂来源于禽类卵黄,大豆磷脂来源于大豆油。来源的不同造成了生产工艺的不同。
 
      蛋黄磷脂的提取方法为有机溶剂提纯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单纯的有机溶剂萃取工艺生产出的产品纯度较低,胆固醇含量较高,产品中残留有害的有机溶剂,而且其工艺较复杂。超临界CO2萃取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具有工艺简单、高效低耗能、环保、无溶剂残留、选择性高等特点,生产出的卵磷脂质量高,是制取高纯度蛋黄卵磷脂的先进工艺。但由于来源有限,相对于大豆磷脂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大豆磷脂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目前,大多食用、药用卵磷脂的生产原料均为大豆。在精炼过的大豆油中加水,分离水合物再蒸干即可得到毛磷脂。然后经过减压浓缩制得浓缩磷脂,将大豆浓缩磷脂进行脱脂,分离,脱溶,干燥制得去油磷脂,去油磷脂已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功能,能解决在食品应用上的许多问题。将去油磷脂进一步精制纯化可得PC含量较高的卵磷脂,可适用于制药等。由于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所以目前使用的商品卵磷脂一般是大豆磷脂。
 
二、组成的不同
 
      两者所含磷脂组分有异。与大豆磷脂相比,蛋黄磷脂最令人瞩目的特点是,PC含量较高(可达到70%~80%),基本不含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酸(PA)。下表中给出了蛋黄和大豆中磷脂成分的比较。
蛋黄与大豆中磷脂成分含量的比较(%)
磷脂
蛋黄
大豆
磷脂酰胆碱(PC)
73
30
磷脂酰乙醇胺(PE)
15
22
磷脂酰肌醇(PI)
1
18
磷脂酸(PA)
-
2
丝氨酸磷脂(PS)
-
3-4
神经鞘磷脂
2-3
-
缩醛磷脂
1
-
 
      另外,蛋黄磷脂和大豆磷脂配位的脂肪酸不同:在蛋黄磷脂中R1几乎是饱和脂肪酸,R2通常是不饱和脂肪酸,而大豆卵磷脂R1和R2是饱和酸和不饱和酸混合配位。蛋黄磷脂的脂肪酸组分大多为棕榈酸、油酸,其次为硬脂酸、亚油酸,并且还含有微量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等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奇数碳脂肪酸(如十七烷酸)等;大豆磷脂中亚油酸约占50%,几乎不含C20以上的脂肪酸。下表为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蛋黄卵磷脂与大豆卵磷脂的脂肪酸组成  %
脂肪酸
蛋黄卵磷脂
大豆卵磷脂
内豆蔻酸(C14:0)
0.38
0.90
棕榈酸(C16:0)
26.27
15.35
棕榈油酸(C16:1)
2.80
0.11
十七碳酸(C17:0)
0.32
-
十七碳酸-烯酸(C14:1)
0.36
-
硬脂酸(C18:0)
9.17
-
油酸(C18:1)
41.50
17.86
亚油酸(C18:2)
16.24
54.84
亚麻酸(C18:3)
0.30
6.31
花生四烯酸(C20:4)
1.73
-
二十二碳四烯酸(C20:6)
0.53
-
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
          0.51
-
其他
2.89
0.86
 
 
三、性质的不同
 
      由于来源和组成上的不同,性质也有所不同。
 
      蛋黄卵磷脂PC含量较高,但其必需脂肪酸却比较低。由于PC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重要来源,蛋黄卵磷脂防治老年性痴呆较好;而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所必需,故大豆卵磷脂的生理活性较广。同时,蛋黄卵磷脂来源于动物的胚胎蛋黄,所以有利于人体内的吸收,而大豆卵磷脂来源于植物油,从而在人体内吸收。
蛋黄卵磷脂含有一定量花生四烯酸,能提供动物之所需。花生四烯酸属于系列必需脂肪酸,与维护细胞膜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是内因性细胞调节因子的前体,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保护肝脏等功能。但一般大豆卵磷脂不含有20个碳以上的脂肪酸,所以降低血清胆固醇、保护肝脏等功能低于蛋黄卵磷脂
 
     研究比较了大豆、鸡蛋中PC的氧化稳定性,鸡蛋PC>大豆PC,结果这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布有关.大豆PC分子中主要是1,2-二亚油酸PC,而鸡蛋PC的多数不饱和脂肪酸多在R2位上。研究进一步显示,卵清蛋白和大豆蛋白都具有一定的抵抗PC被自由基进攻的作用,可加强稳定性;并且卵清蛋白作用于蛋黄PC的效果优于大豆PC。
     
      由于磷脂具有两性分子结构,含磷酸根及胆碱基的极性端具有亲水性,两个较长的碳氢链非极性端具有亲脂性,这种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在制药工业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精制的天然磷脂可用作制备各种药物制剂的乳化剂和辅料。其中在脂质体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脂质体是一种人工制备的类脂小球体,以磷脂为主要原料由一个或多个类似细胞膜的类脂双分子层包裹着水相介质组成。脂质体的膜材料主要由PC和胆固醇构成。脂质体是药物载体,可制备抗癌药物的新剂型,同时还表现出低毒性和高效性。如治疗癌症药物表阿霉素制成脂质体,可使毒性降低、疗效增强。
 
     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影响脂质体的化学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所制脂质体在同等条件下比蛋黄卵磷脂所制脂质体包封率低;大豆卵磷脂所制脂质体包封率较低。在室温下,大豆卵磷脂所制脂质体非常不稳定,而且包封率也偏低;从所制脂质体外观形状来看,蛋黄卵磷脂所制脂质体比较均匀、圆滑,大豆卵磷脂所制脂质体有细微小粒子。
 
     脂质体载药性能与卵磷脂的关系,试验表明蛋黄卵磷脂平均粒径和包封率均高于大豆卵磷脂脂质体。但渗漏速度低于大豆卵磷脂脂质体。
 
 

附件:            
    】 【打印】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推荐
· 巴斯夫最新TPU技术助力高性能鞋支撑片提高生产效率和......    2018-08-14
· 安徽山河药辅取得EXCiPACT认证证书    2017-03-06
· 总局关于进口药品目录中药用辅料进口通关有关事宜的通知    2017-03-06
· 紫氧化铁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枸橼酸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明胶空心胶囊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黄凡士林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国际药用原辅料网
热线电话 -- 021-55807300
电子邮件:info@phexcom.com

沪ICP备09013362号-5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1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