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0日,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布了“铬超标胶囊系列案”等十起典型案件。截至当日,侦破生产销售假药案件1.4万余起,抓获涉案人员2万余人,打掉犯罪团伙7000余个,案值160余亿元。从有关部门的调查研究发现,“毒胶囊”事件带来的行业负面影响远未消除,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全面提升国内药用辅料行业发展水平。
从全球制药工业和药物制剂的发展看,好的药物制剂一定需要好的药用辅料作为支撑。最近10年,正是因为使用了国际品质的优良药用辅料,才保证了我们的制剂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毫不夸张地说,优良的辅料将帮助中国制药整体实现更好的发展,让一批领先企业分享国际化成果。
据了解,目前,药用辅料行业的整体水平不高,规模化生产不够,相对于药品制剂生产企业的进入门槛低,国内的药品生产企业在对药用辅料的检验,对于供应商审计以及对于药用辅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评估上,都还远远不够。同时,药品监管部门受到人力和物力等条件制约,难以及时发现问题。
在“毒胶囊”事件之前,我国并未对药用辅料的生产实施强制性的过程质量监管。我国药用辅料标准的质控水平与国际上仍有差距;专业辅料生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一些药品制剂生产企业的质量责任心差。铬胶囊事件的出现,再一次提醒监管系统和企业要提高对药品辅料质量安全的重视,为此有关部门出台了《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
如今该《规定》实施已经两个多月了,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必须切实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必须严格药用辅料使用的管理,按照药品监管部门核准的处方工艺,使用符合要求的药用辅料生产药品。凡因违法违规使用药用辅料引发的药品质量问题,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必须承担主要责任。
一步加强药用辅料的管理,规范药品生产企业及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增强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责任意识,堵塞药用辅料生产及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漏洞,通过健全和完善的监管体系来进一步推动国内药用辅料行业迈上发展的正规。(来源:辅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