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原料药企业反映强烈的部分医药产品海关税则号归类错误被海关稽查的问题,医保商会多次与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进行沟通,目前已与海关商定合作编纂包括1700多个原料和成药出口品种的《医药产品海关归类手册》,以规范和指导企业的通关出口,同时便于海关一线查阅。
2012年,医保商会启动了“医药贸易运行及预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以300多个原料药、中药材和医疗器械产品为试点,整合优化现有数据、信息、报告资源,吸收部分龙头企业建立数据直报系统,依托商会专业人才优势和信息发布体系,实现面向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医药贸易跟踪分析和市场化服务。
此外,医保商会还依托龙头企业在美国设立境外展示中心,为我国植物提取物企业在国外的品牌推广和营销渠道建设提供服务;联手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为通过欧美高端认证的企业颁发“制剂国际化先导企业荣誉证书”,助力企业开拓高端国际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可以预期。目前,我国医药出口增速从原来的20%~30%回落到10%左右,属于理性回归,也说明我国医药出口升级版开启。在这一转型中,我们应积极应对,继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力度,努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区域经贸合作,切实解决出口企业面临的各种难题。
抓住新一轮全球医药产业向亚洲转移的机遇,提高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和吸纳的能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或设立境外展示中心和营销网络,加速对外投资,扩大资本和技术输出;大力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逐步扩大人民币的影响,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来源:中国制药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