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转眼就热了,家家户户的冰箱都派上了用场。吃不掉的饭菜要收进冰箱避免变质,可是家中没吃完的药物,你有及时放入冰箱吗?
南京市中药师说,到了这样的天气,药物如何收藏就成了问题。“如今慢性病患者多,加上常用药,谁家中没个小药箱?但在过于炎热、潮湿的天气,如果药物摆放不得当,就很容易变质。甚至有些药物会因此失效,带来大问题。”她举例说,比如心绞痛患者常要使用的硝酸甘油,总是贴身摆放时就可能因为身体温度加热而提前失效,如果在高温、潮湿天气更容易中招,这样到了紧急时刻可就误了大事。
不只如此,还有一些你可能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比如药瓶里的棉花和干燥剂,那都是为了阻挡水汽、防治药物受潮的,可如果药品开封你还放进去,药物反而可能变质更快。
天气热了怎么放?
药品最适合放“冷藏”
现在许多市民开始注意药物的摆放,甚至天还没热,就主动把药物放在冰箱内。其实这样的确有一定好处,可以避免高温天对于药物的损害。可很多市民并不知道,不是所有药物都适合放冰箱,也不是冷藏药物的温度越低越好。
“其实药品的说明书上是有一些标注的,比如常温保存通常是指10℃-30℃,那么这两天它们就要考虑冷藏了;阴凉则在20℃以下;冷处是指2℃-8℃;这些温度要求都是不同的。”
如果一个药品开封后一下次用不完,的确应该适当冷藏。一般来说冰箱速冻层为4℃-8℃,对于需要在“阴凉”和“冷处”摆放的药物基本适用。如果是服用中药的市民,中药原药材或者煎好的药剂,也建议冷藏保存。
不过,也有一些特殊药物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比如生化制品就不太适宜过低温度保存,口服液类也不行,免得因为温度过低变成固体状,不仅影响适用,还可能影响到药物性质。此外,除了温度,摆放时还要注意避光、密封等条件。
药瓶开封怎么办?
赶快把干燥剂拿出去
“我们还发现许多市民在药品开封后,会把棉花和干燥剂留在瓶内,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可以防潮。其实这种做法很可能适得其反。”
棉花可以阻隔水汽,干燥剂可以吸收水分,这些本来都是用来防潮的。但如果药瓶开封,每一次开瓶使用,外面的空气进入瓶内,都会带来新的水分,结果反而会使它们吸附过多的水,连带影响到瓶中药物,导致药物更容易潮湿变质。
所以在药品开封后,都应该讲棉花、干燥剂取出,同时注意密封、避开潮湿环境摆放。当然,最有效的还是单次小包装,以保证尽快用完。
药品保质期会变?
开封后不能按原来算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许多市民都知道吃药前要注意保质期,但他们并不知道药品的保质期也会“变”。
“任何药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有效期,其实针对的是开封前的情况。一旦药品开封,保存的环境就会改变,此时这个有效期就不再适用。”一般来讲,胶囊、滴丸等药品容易吸潮,开封后应尽快服用完毕,通常建议开封后3-6个月内用完;药水应该尽量在疗程期间服用完毕。
另外,现在很多慢性病市民习惯使用小药盒、旅行药盒,李文说,这种按照一周几天来规划摆放的小药盒,不仅便于市民携带,还可以提醒市民每日服药。但要注意的是,小药盒一般密封性较差,所以保存时更要注意防潮、遮光。最好一次不要“配”太多天的药,同时要尽快服用完毕。另外,小药盒存放药物要注意不要造成混药,比如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或者挥发性药品与不挥发药品,都不要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