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紧缺、价格过快上涨,品种混乱、假冒伪劣增加,中成药投料缺乏监督,已成威胁中药行业生存的问题。而GAP旨在推动国内中药材种植集约化、规模化和规范化以及解决中药材行业的标准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药产业涉及的链条很长。产业链的上游有中药农业(药材种植、养殖),中间有中药加工业、中药知识产业(配方),下游有医药营销,每个链条和环节又可以分化出更多的次生产业,其中任何一个小的子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中药产业发展受阻。
无论中药产业链如何延伸,但总有一个源头,尤其是对安全性、有效期要求较高的产业,源头的质量决定了后续产业链条的延展性和整个产业的发展空间。
中药农业就是中药现代化的源头。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中药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中药现代化的推进,关系到中药产品能否实现国际化等一系列问题。而要保证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均一性,唯一的选择就是实施GAP。
可以说没有中药材的GAP,就没有中成药的GMP,就没有新药研制开发的GLP和GCP,当然也就没有药品经营的GSP。所以,要推动中药的现代化发展,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GAP推广困难重重、进展缓慢。”我国中药材GAP首席科学家周荣汉教授告诉记者,已认证的企业及基地已出现“回潮”。
目前,GAP已正式启动近11年,全国总共只认证了60余个品种,113家企业以及61处中药材生产基地。而中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品种约有360种——这意味着按目前速度,完成这项工作至少还需几十年。
(来源:中国制药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