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大力推行,原料药企业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原料药企业将面临淘汰,积极开发新仿制药的原料药,将是我国原料药行业的新出路。
原料药生产尤其是污染能耗极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已经成为有关部门推动节能环保的重点关注领域,各地政府都对原料生产的污染指标从严把关。特别是发改委将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原料的分类排放的单一考核变成单一考核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双向考核之后,对国内众多原料药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版GMP改进过程中,快速的固定资产投资极易使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原料药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进而压低行业的整体利润,造成恶性竞争。同时,原料药是很多剂成药的原料,用途广泛,但由于处于整个医药生产环节最低端,其附加值和利润率都极低。
由于我国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优势明显,品种多、产量大、价格便宜,,行业蕴含巨大市场容量。企业应停止恶性竞争,把提高的利润所得投入到环保处理,对整个行业将产生巨大的良性循环;并且从利润低的基础原料药向特色原料药、利润率更高的下游制剂制造转型。
中国生产的大宗原料药在质量、成本上仍具有优势,基础药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仍需要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宗原料药企业。随着一部分领先企业向高端产品升级,加上越来越紧的政策环境,这部分市场将迎来兼并整合。
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应该抓住市场机遇,从选用新型材料、推广新技术、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注重环保等方面狠下苦功,不断提高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不断推进原料药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制药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