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12年至2016年的5年间,全球将有多达631个专利药到期。这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意味着仿制药将有更多的市场空间。此外,中国医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国家(包括复方中成药)。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医药市场,2012年到2017年之间,中国医药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6.7%。
专利悬崖(药物专利即将到期)为仿制药企制造了巨大的机会,原研药一般需要10~15年左右研发、报批及量产,重磅品种的研发费用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相比之下,仿制药的流程大为简化且成本降低了很多。
《2013-2017年中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新药VS仿制药市场调研与发展状况分析报告》预计,在2015年左右,国内仿制药规模可能会接近5000亿元。
当前,世界药品市场仅有年均4%~5%的低速增长,但仿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已脱颖而出,正在分别以年均11%和10%的增幅成为引领全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板块,同时也激发出一个新兴的市场——生物仿制药行业。
面临外资药企的“专利悬崖”,中国仿制药早已磨刀霍霍等待市场开闸。中国药企在仿制药研发上的实力越来越强,药物疗效并不弱于专利药,能够分羹仿制药市场。未来中国仿制药行业门槛将进一步提高,优质新品种加速放量,高质量仿制药市场份额增加,竞争集中度逐渐提升。
目前,我国已能生产一些生物仿制药,在已批准上市的13类25只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有6类9只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的都属于仿制。
国内正在研究的100多个生物药物品种中,大部分属于改进型仿制。数据显示,我国生物制药产值在医药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从2006年的7.91%升至2011年的16.1%,利润占比则从2006年的10.3%升至13.7%。从药物种类上看,从市场前景分析,单抗药物在癌症和类风湿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效果和市场接受度。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制药企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也发现了生物仿制药的机遇。目前美国生物制药已经占全球63%的份额,欧盟占25%,但随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兴起,这个格局可能很快会改变。
在具体仿制方向上,仿制药投入要看企业的实力和产品线方向,每个企业的想法不尽相同。据了解,在肿瘤、乙肝、糖尿病、哮喘等领域,仿制药的竞争更为激烈,这些领域代表了仿制药市场高毛利和高预期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上市药企正在布局。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国产药的现状几乎就是仿制药的现状,因为国产药的95%左右为仿制药。但是,诱人的市场前景并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报表。中国药企要想赶上仿制药的春天,还需要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准备。(来源:中国制药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