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zhan导读: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使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其始终保持高度警戒,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监管。
目前在临床上,很多医院也开始重新审视中药注射剂的利与弊。据了解,目前北京有的医院并无中药注射剂,而积水潭医院中医科日常诊疗已经不再使用中药注射剂,只有经过中医专家会诊方可开方。
浙江2013年基药招标也明确指出不增补中药注射剂。湖北卫计委也在《关于推荐基本药物省级非目录药品的通知》中倡导,不推荐抗微生物药品和中药注射剂。2014年,将是各省招标年,以上几个先例是否会对各地招标产生影响,有待观察。
随着各地招标序幕拉开,质量优先权衡考虑的新型招标模式被看好,这对于生产技术过硬的优势品种无疑是一大利好。而生产成本又是影响产能的一大因素,国家去年对部分企业进行调查,就是想摸清企业成本利润率,为确定价格体系做准备。但考虑到中药材价格近年快速上涨,企业成本走高,降价会影响到很多中药企业的积极性,即使降价,动作也不会像化药那么大,而且可能有升有降。
随着医改政策的深入,医生处方监管趋严以及反商业贿赂打击力度的加大,医生滥用中药针剂的现象将得到改善,临床疗效不显著、可替代性强、以及没有通过安全性再评价的针剂或将受到遏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在不断促进企业开展上市后药品的安全性研究,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措施,促进中药注射剂整体安全性水平提高。
随着GMP的推进,未来中药注射剂将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工艺水平先进、质量可控、控制项目和指标无缺陷、质量标准明显提高的优势大品种集中,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代工生产。
(来源:中国制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