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药用原辅料网全力打造原料药、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动植物提取物、制药设备及制药包装行业的专业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药用辅料供求,交易,搜寻,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聚焦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标准法规 产品展厅 采购商名片 企业黄页 企业商铺 品牌专区 有问有答
行业聚焦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聚焦
 
月至
原料药大鳄转型制剂竞赛开跑
发布时间: 3/25/2014 5:11:34 PM         

 

    近日,京新药业发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62%,其中成品药销售收入4.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93%,销售总额占比首次超过原料药。无独有偶,主营原料药肝素钠和硫酸软骨素的东诚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开资料也显示,未来也将在稳定和拓展原料药既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向制剂业务转型,争取在2~3年内实现原料药与制剂业务在利润贡献方面并驾齐驱的产业格局。

 

    原料药企业低附加值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营模式迫切需要变革,很多原料药企已经开始从生产粗放型的低端产品向精细型高端产品转变。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告诉本报记者,我国原料药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是行业大环境使然,也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

 

    农村包围城市

 

    目前基本上大型的原料药企业都逐步转型做制剂,一来消化自产的原料药,二来增加利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而原料药企业在这个方向上,除利用品牌本身优势外,有的企业还具备药物研发的人力资源等优势。此外,近年来,中国也实施了一些鼓励企业发展制剂国际化,提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华海、海正、京新药业等一大批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获益。

 

    资料显示,京新药业完成了4只拟开发首仿药物立项;在研品种中也不乏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等大品种。东阳光药业也在进行制剂产品的欧美布局,目前已有7只产品通过欧盟cGMP认证,3只产品通过FDA认证。

 

    诚然,对于企业而言,转型方向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原料药生产企业转型最好是顺着原料药产品的方向进行产业链延伸,即自己生产的制剂以自己生产的原料药为主,这样就形成了转型成本较低的闭循环转型路径,同时,这种转型路径风险较小。当然,如果原料药企业能自行研发、强仿或收购到重磅炸弹产品,或者重新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疾病分类型产品群。采访中,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如是建议。

 

    以海正为例。海正因为与辉瑞合资,获得了转型契机,建成了新的利润中心,成功由原料企业向制剂企业转型。因为与辉瑞联姻,获得了新药研发的优势,形成了以海正辉瑞为中心的产品群。目前来看,辉瑞借助海正站稳中国仿制药市场,海正借助辉瑞转型并获得了较强的新药研发能力,二者的合作是成功的。但需要明确的是,在相互借力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企业在研发、经销和运营能力的提升。前述专家分析道。

 

    转型方向依托于企业的实力,比如研发创新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等。对于更多企业而言,建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许铭分析认为,转型路径的选择与各个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关。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选择扩大制剂出口,但对于制剂出口比较困难的企业,先发展国内市场也未尝不可。此外,美国市场的仿制药申报相对困难,企业可以先转战非洲市场。他建议,市场开拓宜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非规范市场入手,再逐步到欧美市场。

 

    被逼迫的改革

 

    改革从来都是被逼迫的。采访中专家认为,原料药企业转型存在诸多困境,首先是制剂产品群短期内很难建立,其次是研发能力较弱,再就是转型的基金需求较大,最后是制剂营销体系的建立。

 

    但没有企业愿意坐以待毙。原料药企在实施转型前,必须从自身产品结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产品研发能力、销售模式等方面考虑,密切关注国家医药卫生政策导向,对转型方向及转型后的企业定位作出综合考量。

 

    一些大型老牌原料药企业如新华制药、海正药业等还实现了跨越性的转型——进军生物制药。据了解,新华医药每年在新药研发上的投入近亿元。海正药业将基因药物和大分子药物作为公司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的一个重要板块,从2006年开始布局单抗药,此前已申报生产安佰诺(近期有望获批)、申报临床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两个产品。据CFDA网站显示,海正药业申报临床的2类生物制品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已获受理,成为海正药业布局生物大分子药物领域的第3只单抗。华海药业从基因泰克引进了国际化研发团队:与国际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ONCOBIOLOGICS的合作,宣告了公司对进军生物仿制药战略的稳步推进等举措。向非闭循环路径转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需要企业具有较好的资金和研发实力,或者情报监控能力。史立臣认为。

 

    史立臣还提醒:营销方面,原料药营销队伍基本不能转型为制剂营销队伍,因为原料药营销非常简单,而制剂营销就要复杂得多,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制剂营销在营销组织上要健全,尤其要建立竞争力较强的专业营销团队,市场划分上要从原来简单的无划分向先进的立体网格化转型。这都需要原料药经营者在经营思维上首先转型,否则就存在转型失败的危险。

 

    转型前,只要企业生产的原料药质量好、价格合理,原料药销售是别人求你,而制剂销售则是你求别人,制剂营销更需要精细化管理。由于市场、渠道建设困难,原料药企业在转型中仍需慎重考虑自身的综合实力,而未来药企间的重组和整合不可避免。前述专家如是认为。

 

    API企业转型三阶段

 

    第一阶段

 

    从大宗普药原料药转型特色原料药,提高市场的独占率和利润价值。彼时的华海药业、海正药业、海翔药业等可谓佼佼者。

 

    第二阶段

 

    从原料药到制剂的战略转型,在提高利润的同时,消化自产原料药的产能,规避出口不景气的风险。石药集团、华北制药、浙江医药、东北制药等大型原料药企业都在加速制剂转型。

 

    第三阶段

 

    从生产型企业向研发型企业转型,并实现从常见病、多发病、大病种等药物生产转向大分子生物药研发,白云山药业、京新药业、华海药业、丽珠集团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来源:医药经济报)

 


附件:            
    】 【打印】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推荐
· 巴斯夫最新TPU技术助力高性能鞋支撑片提高生产效率和......    2018-08-14
· 安徽山河药辅取得EXCiPACT认证证书    2017-03-06
· 总局关于进口药品目录中药用辅料进口通关有关事宜的通知    2017-03-06
· 紫氧化铁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枸橼酸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明胶空心胶囊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黄凡士林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国际药用原辅料网
热线电话 -- 021-55807300
电子邮件:info@phexcom.com

沪ICP备09013362号-5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1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