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前,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Health)发布了2013年全球医药市场的统计数据:在全球新药研发中,适应症药物、孤儿药、专科疾病等领域的研发已发生明显变化,而大众疾病领域受热程度则有所降低,治疗终点明确药物的竞争力将倍加明显。
“IMSHealth发布的统计数据,对所有关心药物研发走向的医药界专业人士都应有参考价值。”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曾繁典分析道,“医药市场对某一种药品销售的额度,是反映该产品社会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数据中反映的情况或许将成为今后药物研发的走向,也将由此带来新的机遇。”
疾病谱是主要影响因素
“确定药品研发方向,医药界更重视社会疾病谱的变化,这也是药物治疗学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凯先介绍说,药物研发重心必然随着世界疾病谱发生变化。
用于防治一个时期对民众健康,乃至对生命威胁最大、影响最广疾病的药物,总会成为药品研发重点关注的方向。
“国际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药研发重心为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的防治药物,90年代后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的防治药物。”陈凯先介绍,本世纪初,由于环境的恶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更趋严重,药物研发的重心开始集中于肿瘤、慢性病和老年疾病的防治药物。“可见,药物研发重心总是随着世界疾病谱的变化而进行有目的的调整。”
除疾病谱影响药物研发方向之外,从IMSHealth发布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在所有未支付的处方药当中,约2/3的处方是因为医保拒绝支付被取消,其中最主要的拒绝原因,是医生的处方没有严格按照监管部门批准的适应症覆盖范围,以及患者没有优先使用仿制药等;另外1/3是患者因各种原因不愿使用,这些数据和逐年提高的仿制药使用率及日益降低的品牌药支出相吻合。
“支付方的主导作用,对药品研发也有重要影响。优先使用仿制药的支付策略,对推动仿制药的研发有重要作用。”曾繁典说道,近期,随着一些有重要药用价值、销售量大的药品专利到期,仿制药的研发将得到发展。
有专家估计,仿制药市场份额将从2011年的25%增加到2016年的35%,仿制药的研发将成重要方向。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