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2014年,《中医药法》进入了立法审议程序。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这是中医界热切期盼,这部法律要尽快进入人大审议程序,争取在本届人大出台。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面对新形势,中医药如何传承与发展成为了行业当前需要思量的问题。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作为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组织起草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希望做好顶层设计,运用中医养生的理念、文化,开发更多的中医技术、产品,让百姓更好地享受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从而带动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然而一直以来,关于中医科学不科学的争论一直存在,最近美国一本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认为针灸对于治疗慢性膝关节炎没有效果,相当于安慰剂,这篇论文也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王国强表示:中医的科学性是不容否定的。这个研究没有体现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针灸,以此来否定中医针灸的疗效,不符合临床实际。但是,这件事情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中医针灸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针灸临床应用原理、作用等,拿出更多的事实来证明针灸的临床疗效。
作为中医界,应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医。作为政府,应该更好地加强法律层面的建设,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不能用管西医、管西药的办法来管中医、管中药。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标准、规范,都应体现“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尊重中医药的发展规律。
我国应该加快立法步伐,不能再耽误了。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医学,应该有一部专门法律来保护。当然,中医药法治建设不仅仅是出台一部法律,还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并与其他法律衔接起来。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