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版GMP、GSP等新法规新标准的实施,促进了医药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在国内健康产业逐步开放及制药行业逐步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急需了解欧美发达国家的监管,技术及市场动态,以便更好实现产业升级。目前国内经济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制药行业兼并重组、集团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如何适应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常态,是企业面临的尤为重要的问题。
为帮助企业进一步了解国内外最新政策法规的动态,寻找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国内外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2015年年会于2015年3月25日在北京顺利召开。
中国制药工业的智能化发展备受政府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也提出了一系列的产业振兴和经济发展战略计划。而美国、德国、日本同样制定了不同的计划和战略,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德国也提出了《工业4.0战略计划》而日本也同样提出了《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1-2015)》,五大目标,三大任务和五个突破方向来强化国家产业的竞争力。综上所述,中国制药工业的智能化发展迫在眉睫。
唐岳先生对我国医药装备的现状也进行了详细的报告,中国医药装备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以前的GMP认证也较少对设备和公益设施硬件直接提出高要求。从而导致中国医药装备缺乏完全和系统的智能化,只实现了局部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同时药品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保证也显得吃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岳先生指出解决这个问题要:建立理念,能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决不依赖制度手段;能用制度手段解决问题的,决不依赖道德手段。道德手段是最不靠谱的手段。同时向智能制造方向前进。最后要修改现有监管验证指导思想和监管验证文件指导方针:强调智能制造装备(工艺和设施)和智能制造本身才是药品生产安全与效率的根本保障。(来源:慧聪制药工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