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药用原辅料网全力打造原料药、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动植物提取物、制药设备及制药包装行业的专业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药用辅料供求,交易,搜寻,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聚焦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标准法规 产品展厅 采购商名片 企业黄页 企业商铺 品牌专区 有问有答
行业聚焦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聚焦
 
月至
抗生素注射剂增长滑坡 碳青霉烯类同比下跌9%
发布时间: 2/26/2018 9:34:29 AM         

 自2011年国家正式实施“史上最严限抗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后,限抗令进一步细化、加大了落实力度。城市社区医疗取消注射诊室,各地的限制输液政策陆续出台,在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均陆续落地。
 
  卫计委发布2017年3月抗管通知,强化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强调门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经过近1年的整治活动后,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已初见成效。笔者根据米内网公布的最新数据进行详细解读。
 
  强化限抗,不能松懈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培南类)是一类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于20世纪80年代问世,其特点是:广谱、强效、细菌耐药发生率低,但其同样有许多种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导致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神经系统毒性、肌肉痉挛、神经错乱、震颤、肌肉痉挛或癫痫等。在抗生素使用逐渐升级情况下,遏制培南类药物扩大化使用不容小觑。
 
  近年来,随着“国家限抗政策”推行,全身用抗菌药物直线上升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2012年~2013年抗生素医院市场的直线下滑,使增长速度趋于常态化。尤其是国家卫计委等14部门联合发布的《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已成为从国家层面实施综合治理抗生素的里程碑。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1~3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金额为16.66亿元,由此预测出2017年全年用药金额为23.32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4.80%,增长率同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可见2017抗管通知取得了成效。
 
  图1:2009-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碳青霉烯市场(单位:亿元)

  碳青霉烯类刚需,不可乱用
 
  迄今,全球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药物共有7个,其中单方药物分别是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多尼培南和替比培南5个品种,复方制剂分别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在原研药物化合物专利期满及仿制药上市影响下,国外市场销售额已从巅峰期急转直下。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TOP3碳青霉烯类药物原研品牌药市场销售市场为10.08亿美元,与上一年持平,这为仿制药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市场销售额已突破100亿元,总体来看,进口品种和国产品种已形成两阵对垒态势。但是在2017抗管通知下,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市场呈现出低迷态势。
 
  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碳青霉烯TOP3
 
  目前,我国城市公立医院使用的抗细菌感染药物分为10个亚类,TOP5品类是头孢单药抗生素、碳青霉烯类、头孢复方制剂、复方半合成青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国内上市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仅有6个品种,占据抗细菌药物市场13.96%的份额。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碳青霉烯类TOP3品种均是超过3亿元的品种,占据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95%的市场比重,同时也是国内公立医疗机构抗细菌感染药物超过20亿元的大品种。
 
  美罗培南领军抗细菌感染市场
 
  美罗培南是由日本住友与英国ICI公司共同开发的品种,1999年美罗培南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为“美平”。 1998年国产美罗培南已研发成功。迄今进入国内公立医院的美罗培南共有10家,进口企业1家,国内与合资企业9家,国产和进口药物共同推动市场发展。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1~3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美罗培南用药金额为8.96亿元,预测2017年全年用药金额在12.55亿元,增长率为9.41%,在国家限抗令和2017抗管令制约下,2017年9.41%的增长率较2016年19.77%的增长率降低了10个百分点。
 
  图2:2009-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美罗培南市场(单位:亿元)  

图3: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美罗培南供应厂商格局

  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美罗培南供应厂商中,日本住友的原研进口药“美平”占据42.83%,国内生产的药物占57.17%。其中深圳海滨的“倍能”占据28.35%,石药欧意的“中诺舒罗克”占据10.15%,海正辉瑞的“海正美特”占据9.26%,海口制药的“安吉利”占据5.35%。
 
  另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美罗培南的销售额达到46.30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3.88%。预计2017年销售额约在50亿元左右。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口药把持
 
  亚胺培南是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发的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985年FDA批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正式上市。1991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泰能”。目前进口产品由默沙东、韩国JWPharmaceutical Corporation、台湾政德和台湾信东生技4家销售,国内5家公司获得制剂批文。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1~3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药金额为4.67亿元,预测2017年全年用药金额在6.54亿元,增长率为4.09%,与2016年增长率相近。2006年以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培南类药品市场的领头羊,2006年后是仅次于美罗培南居第二位的药物。
 
  图4:2009-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市场(单位:亿元)  

图5: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供应厂商格局

 
  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供应厂商中,默沙东的原研药“泰能”占83.86%,海正辉瑞占10.01%,珠海联邦占3.56%,深圳海滨占1.27%,南韩永进占0.35%,其它企业占有0.95%的份额。另据米内网智能版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销售额超过了25亿元,进口药及合资药占据95%以上的主要市场,国产药约占5%。
 
  比阿培南实现国产化
 
  随着生物抗体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上市,抗肿瘤药市场已从预热期转入升温期。比阿培南是由日本Lederle公司和美国氰氨公司于1989年开发的注射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2002年在日本上市,商品名为“Omegaei”。2008年,先声药业和正大天晴药业先后取得比阿培南粉针剂生产批文。正大天晴药业比阿培南商品名为“天册”,先声东元制药的产品商品名为“安信”。2009年石药集团中诺药业获得制剂生产批文,商品名为“诺加南”。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1~3季度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比阿培南用药市场为2.25亿元,预测2017年全年用药金额为3.15亿元,同比上一年下滑4.41%,与2016年增长率16.65%相比下降了21%,是明显下降的药物之一。其中正大天晴的“天册”占59.10%,南京先声的“安信”占39.96%,石药欧意的“诺加南”占0.87%,山东罗欣占0.08%。预测国内比阿培南用药销售额超过20亿元。
 
  图6:2009-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比阿培南市场(单位:亿元) 

图7: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比阿培南供应厂商格局

 

结语
 
  随着国内“限抗令”政策的相继落地,抗生素市场从一路走高经过下滑转入常态化良性发展。碳青霉烯类是抗感染临床用药中最有抵御能力的重要品种,俗称“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一类药物研制难度较大、生产工艺最复杂,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是利润颇为丰厚的品种,合理规范的使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随着新一类抗感染药物的问世,国内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环脂肽类抗生素达托霉素、甘氨酰环素类抗生素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族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市场的快速增长,将成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直接挑战的新产品。

 

 

 


附件:            
    】 【打印】 【关闭】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推荐
· 巴斯夫最新TPU技术助力高性能鞋支撑片提高生产效率和......    2018-08-14
· 安徽山河药辅取得EXCiPACT认证证书    2017-03-06
· 总局关于进口药品目录中药用辅料进口通关有关事宜的通知    2017-03-06
· 紫氧化铁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枸橼酸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明胶空心胶囊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 黄凡士林 中国药典2010版    2011-06-02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国际药用原辅料网
热线电话 -- 021-55807300
电子邮件:info@phexcom.com

沪ICP备09013362号-5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1218号